加拿大伦敦华人网™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1373|回复: 0

此心安处是吾乡(上) —伦敦长者俱乐部家庭文化展示活...

[复制链接]

319

主题

357

帖子

1

精华

论坛元老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072
威望
91 点
资产
3385 金币
注册时间
2013-1-17
发表于 2016-5-10 1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蓝天白云 于 2016-5-10 20:44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此心安处是吾乡(上)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——伦敦长者俱乐部家庭文化展示活动展摊逐个数

    五月四日,在中国是青年节。不过,在伦敦这里,在长者俱乐部里,这天是老人节。由夏解发先生倡议,经长者俱乐部核心组研究决定,伦敦华人长者俱乐部家庭文化展示活动,经过许多家庭多天的酝酿筹备,终于在这天揭幕了。

    在LUCAS HIGH SCHOOL 301室,不到晚6点就热闹起来,大家伙携带着精心准备的展品,兴高采烈地陆续来到。义工们忙着张灯结彩,张贴横幅,摆放摊位,摆设展品,一片忙碌。展室正中,由伦敦中国书画会会长冯星洪先生手书的“家庭文化展示”几个大字苍劲有力,两旁的中国国旗和加拿大国旗分外醒目。而在对面墙上,一幅“伦敦长者俱乐部全家福”的漫画很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。这幅画,画了经常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四十多位长者。在鲜花的簇拥中,他们有的手舞足蹈,有的扬手招呼,有的挥剑舞扇,有的高举自己的果实作品,人人笑逐颜开,都融合在这百花群芳中。
    “这不是项老伯和汪老太吗?”“这位画的是我吧?”惊喜的发问,说明画得还有水平。
    “为什么没有我呀?”“不像我------”有人心里嘀咕。这又说明作者廖老师囿于水平的无奈。
    可不管怎样,这新颖的形式还是引起大伙浓厚的兴趣和由衷的赞赏,纷纷在画前拍摄留影------。
    重头戏是各个展摊,因为这里凝聚了老人们生活的历练,感悟,追求,反映了他们美满的晚年,充实的内心和幸福的家庭。
   
    我们先看到汪圣婉女士的摊位。汪老太太今年九十有四。她解放前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,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英语,语文等科教学工作。1991年被收入《南京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名录》。她出版的一本《汪圣婉诗词集》中,选录了多年创作的86首诗歌和17首词。此外,还有自编的弹词,对联,谜语等。尤其难能可贵的是,她还把13首唐诗,5首宋词和部分名句翻译成英文。她的作品,不拘泥于古体诗词的格律,而是根据普通话的声韵,采用白描手法,极少用典故,语言通俗平实,表达她在各个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感悟。汪老太精神矍铄,笑容满面,正如她在诗集中《自慰三首》所言:“此生未虚度,怡然乐逍遥。”
    不过,汪老太这回并没有“逍遥”起来,她显然忙得很,可不,她的展摊可谓琳琅满目——亲手折的彩纸灯笼,漂亮的木偶姑娘,36件精美的袖珍古兵器藏品,令人赞不绝口。展摊上方,赫然是诗词名句的英译本和自编的中英谜语。不算多的新老照片,注着四幅小横批,分别是“天长地久”“国富家和”“夫妇偕老”“子女孝顺”,既是缅怀,满足,又是心愿,祈求。可是我们这位老才女,尽管满腹经纶,英语娴熟,但在长者俱乐部每次英语课上,竟然还是一丝不苟,甘当一名小小学生,和大伙一样,大声跟老师念最简单的单词------。

    长者俱乐部最具标志性的人物之一是项虎城老先生。
    刚过90的项老伯依然腰板笔直,步履稳健,尤其是他的思维仍然相当敏捷,反应很快。这恐怕得益于三点:一是很认真做人,做事。如果他觉得你英语读音有误,会尽快翻阅字典查阅,并尽快向你提出来,毫不隐讳。邀请他为大家讲一个主题,他会闭门查阅许多资料,做最充分的准备。二是喜欢鼓捣数字和小玩意。填数字的能耐惊人,记忆力还不是我们辈可比的。他还利用回国的机会,为我们买了许多小魔方,鼓励我们这些“青年人”多动脑动手。三是有个非常孝顺的好女儿项元洁。女儿很会关心爱护老人,不会让老人感到寂寞。这里有个小插曲:展摊任务布置下去后,元洁发现老爸有点压力太大,就马上与俱乐部义工联系,反映。原来老人家担心自己没什么东西拿得出手,在揪心呐。经过耐心解释,老人家终于放下包袱。元洁还拍着胸脯保证说全力以赴帮忙做好,老项才喜上眉梢。
    这次展摊,老人一下子拿出27张大小照片。照片分为社交齐乐,三代同乐,个人独乐三类,总之就是找到快乐。介绍几张很有意思的:项老伯在家里自个儿玩拼图,智力玩具,还有在用缝纫机做衣服。有一张是参观本地老人公寓,和一位白人老太太亲切交谈。再一帧更有意义:他手捧鲜花,一手牵着小女孩,豪情万丈站在舞台上。说明词写:“做梦也没想到竟然能在加拿大伦敦登上春晚舞台!”项老伯老当益壮,老而弥坚,

    冯星洪,张勤礼夫妇他俩除了一贯热心公共服务和各种公益活动,最令人敬佩的是非凡的学习毅力和极强的悟性。据悉,老冯是退休以后才自学中国画和书法,不几年功夫,已经具有蛮高的水平和艺术造诣。过中的艰辛和困难鲜为人知,但只要你去他家一看,立刻会明了,他家里到处都放着文房四宝和一册册专业书籍,堆放着各种字画条幅。大概他们与众多中国老人不同,他们不用把很多的时间放在儿孙身上,而是放在追求高质素的晚年生活,享受艺术的品味,享受能以自己的才能服务社会上。老冯是伦敦中国书画会的负责人,许多活动要应酬,策划甚至到处奔波,但写写画画始终是他永不离手的事情。说到毅力悟性,老冯跟王景苏学吹奏葫芦丝,跟焦旭辉学抖箜竹,学了才几个月,竟然玩得有模有样,能上春晚表演了。
    他家的展摊,足足占了三个摊位,完全就是一次书画篆刻的展览。他的花鸟鱼虫笔法细腻,又不失豪放潇洒,画风收放自如,细微处惜墨如金,挥洒处泼墨如水。书法更是在勤习先贤大师笔法的同时,又在琢磨自己的独到。至于篆刻,细致入微,纤毫毕现------ 老人们驻足欣赏之余,不断请教。老冯不厌其烦,一一详细解说,这里就成了书画艺术的课堂。
    他们夫妇俩,痴心艺术,爱心奉献,热心公益,令人敬佩。

    很欣赏夏解发和叶芳华夫妇的展摊。朴实,简单,明了,把他们在伦敦的生活特色展示得一览无遗。如果要用一个比喻,就是现代版的“牛郎织女”,当然,他们可没有银河的阻隔,无需喜鹊搭桥,可以天天黏在一起,典型的男耕女织。 摊位左边写CROSS STITCH(十字绣),右边写VEGETABLE GARDEN(蔬菜园),各有八幅照片。左边是介绍叶老师的绣功,无论是仕女图,猛虎图,百花图,海底贝,还是牧羊小童,江南小镇,荷塘月色,鲜艳葡萄,都是那么栩栩如生,活灵活现。听说,绣一幅百花图,要耗时好几年,恒心,毅力,心机,缺一不可。就难为了既要煮饭,又要带孙子的“织女”了。牛郎是种地的,老夏以前不论在部队还是在银行,都没有种过地,也是自学成才啦。俱乐部多数成员都参观过蜚声伦敦的“夏家菜园”,全出自不辍劳作的夏牛郎勤劳的双手。八张照片,只是缩影,大葫芦,大南瓜,大番茄,韭菜,菠菜,荷兰豆,洋姜,还有胖胖的孙子------林林总总,青青翠翠,生机勃勃。老夏是勤快人,如果一段时间不干活可能就肩酸手疼。问他种菜的动力来源,答曰,全家大小都喜欢吃他种的菜!就这么简单。
    织女说:利用空闲做十字绣,既解闷又美化室内装饰。
    牛郎说:利用后园种有机蔬菜,既锻炼身体又丰富了餐桌。
    果然天道酬勤,天作之合!

    都说周修丽有个好女婿,许教秀有个好儿子,果不其然。还是有插曲:之前说要办展览,周,许俩老亲家有点犯难,孩子这段时间很忙,恐怕没时间帮忙做。俱乐部义工知道后,便带着工具上门,打算帮忙做。可发现资料不足,老人家也找不到资料。正在为难,忽然收到孩子来自外地的电邮,说万事俱备,一切都准备妥当,连主题都定好了——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。
    展摊上写着:“此心安处是吾乡”出自宋词《定风波》里的一句,作者是苏东波。莎士比亚的《理查二世》也有一句话:
    ALL PLACES THAT THE EYE OF HEAVEN VISITS ARE TO A WISE MAN PORTS AND HAPPY HAVENS. 大意是“凡是阳光普照之处,对智者都是安身的乐土”。这和苏东波的诗句传达了同样的豁达:只要充满智慧,哪里你都可以当成家。
    好一个“心安处”!她们展摊19张小照片,12张大照片,除了对逝者的缅怀,除了祖孙三代融融乐也的欢聚,就是两位老大姐在她们的“心安处”伦敦这温馨的家的生活剪影:沐着艳阳,和着春风,闲庭信步,种花弄草,洒扫庭院,或抚琴放歌,欣赏节目。周修丽还潜心画油画,陶冶性情。她们的日子,这里引用汪老太一首《老来三字铭》:“笑一笑,十年少。老年人,常要笑。时自娱,丢烦恼。有病疗,休养好。起身早,做晨操。节饮食,常洗澡。心宽和,勿急躁。常知足,自寿高。”

    趣意盎然的展摊可能是焦旭辉,王景苏夫妇的。在“家庭趣事”一栏,有配图的“江苏镇江三怪”:一怪是香醋摆不坏;二怪是肴肉不当菜;三怪是面锅里煮锅盖,还挺押韵的。一怪还好理解。二怪的“肉不当菜”那当什么?当饭?当点心?三怪就更不明白了,干嘛煮盖啊?莫非怕锅里的汤沸开了满出来?最中间的照片是他俩的外孙,今年上西安大略大学了,排球,羽毛球厉害得很,还拿了大奖,怪不得老俩齐点赞——TACKY LIU,你是最棒的!
    不过,大家更感兴趣的是老俩口那四张照片,老焦在抖箜竹和拉二胡,老王吹葫芦丝和练太极功夫扇。大家知道吗,老焦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人,尽管他身体不算太好,但只要有让他动的事,都会乐呵呵去做。到公园去抖箜竹,引起大群洋人羡慕得流口水。听老焦说,箜竹能套上一条长龙,抖起来上下翻飞,煞是好看。他舞动过18米长的龙呢!二胡是来加拿大后才自学的,已经能上台表演了。派广告,帮人送中文报纸,翻地,钓鱼,种菜弄花。为了上新移民班的英语课,他能转两趟巴士,耗时近两小时。老王是他的忠实伴侣,一手功夫扇,一口葫芦丝。正是:夫妻双双比翼,内外兼顾,堪称模范。

    崔修德,洪钗治老俩口的摊位简练又充满温馨。老崔这山东汉子80多了,身体有疾病,起坐困难,行走步履维艰,令人感动的是,他们夫妇每次都按时参加俱乐部活动,风雨无阻,冰雪如常。他们的展摊只有八幅照片,都是全家福。他们育有四女一子,最小最孝顺的女儿陪在身边,是他们家的顶梁柱。其他孩子或在美国,或在国内,都已成家立业。
    文字不多,但读了却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,是温馨,是渴盼,是满足------,或者都有。文字是:“请看我们近年来家庭欢聚的相册,分享我们欢乐的时光。”“我们远道的儿孙每年来伦敦看望我们,我们得到了安慰和快乐。”看到老崔老洪一脸的笑,老人们都无不身同感受。
    想起一首歌:“找点空闲,找点时间,领着孩子,常回家看看;带上笑容,带上祝福,陪着爱人,常回家看看------”“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,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。”

    王凤贤老人的展摊是双份,有点意思。左边一摊,猛一看令人食指大动,居然是家庭厨艺展示。各式各样的点心美食,款式别致,色彩艳丽,想象中一定香味四溢,可惜只是照片,只能望图解馋啊。再有,就是女儿和孙女的美术书法作品,女儿的书法“春光”“龙飞凤舞”字如其人,秀丽端庄;孙女的作品自是童趣盎然,稚气扑人。
    右边一摊应该是重头戏:照片中,赫然是她老伴自己雕刻的麻将牌,东南西北中发白,春夏秋冬筒索万,梅兰菊竹小骰子,纤毫毕现,刀工老练。而孩子们搞笑化妆的照片,原来是她们在教会做义工时的活动。还有小孙子一脸陶醉的小提琴演奏等,可见她们真是有爱心的艺术之家。一幅女婿赠给岳母的对联很瞩目,上联:常青树无是非意,下联:老年人有不老情。字体潇洒,寓意隽永,功夫老到。听说,首先要有好女儿,有好女儿就会有好女婿,有好女婿就会有好孙儿,真的吗?


(请继续欣赏《此心安处是吾乡(下)》
   

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合作(Contact Us)|关于我们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加拿大伦敦华人网

GMT-5, 2024-11-21 12:4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Licensed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